发布时间: 2024-05-27 14:37:02浏览次数:
随着科技的进步,鸟类监测技术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可为候鸟配备卫星追踪器,利用北斗卫星进行实时追踪,获取候鸟的位置、生理和活动数据,精确记录候鸟的迁徙路径,并分析候鸟的迁徙规律。
在湖南湘江新区,当地建立了全国自主管控最大野生动物卫星监测大数据中心。中心提供各种类型的追踪设备,如背包、颈环、腿环、项圈等,适用于大天鹅、游隼、斑尾塍鹬、东北虎等不同种类、不同体型的动物。最轻的追踪设备仅重2克,是同类技术方案中全球最轻产品,可稳定运行超过6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今年初,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派出野外工程师前往沅江市南洞庭湖水域进行科研活动,对部分重点保护候鸟进行环境监测和卫星定位跟踪,监测并保护候鸟的迁徙。工程师们根据候鸟类型,将不同类型的追踪器安装到候鸟各个部位,确保其顺利飞行和迁徙安全。
一只候鸟的迁徙路线到底是怎样的?洞庭湖水域被救助的小天鹅“芈月”的追踪轨迹显示,2022年2月底,“芈月”从东古湖出发,同年5月中旬抵达西伯利亚格达半岛,北迁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从东古湖到西伯利亚格达半岛的直线距离为5000公里,但实际飞行路线非常曲折,远不止5000公里。
据悉,湖南地处最繁忙的候鸟生命线——“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的关键区段,每年从三湘四水迁飞过境的候鸟达数百万只。2023年1月,洞庭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记录水鸟37.83万只,数量较2015年增加了1.5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种类与数量逐年增加,国家“十四五”抢救性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黑脸琵鹭时隔五年再次现身。
北斗技术可以实现鸟类的精确定位。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定位功能,可以精准地确定鸟类所在的位置。无论是在陆地、海洋还是空中,都能够通过北斗技术准确追踪鸟类的活动轨迹。
北斗技术在鸟类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利用北斗技术,可以实现鸟类的精确定位、实时监测、远距离追踪以及设备的互联互通,为鸟类生态学的研究和鸟类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斗技术将在鸟类监测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深圳市君诺达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精度GNSS模块和无线通讯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服务商,依靠在无线通讯技术领域的研发推广经验,君诺达建立了一支具有丰富的软硬件开发经验的技术团队,旨在向国内外OEM/ODM客户以及系统集成商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无线模块和应用方案,致力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
公司主要提供一体化天线模块、双频高精度模块、单频高精度模块、千寻高精度模块、中科微定位模块、U-BLOX定位模块、惯性导航DR模块、华大GNSS模块、RTK差分模块、4G通讯模块及高精度天线等,产品畅销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江苏、浙江、四川、湖南等全国各地。公司GNSS模块广泛应用于无人机,车辆安防监控调度、公交车自动报站、DVR行驶记录仪、车载DVD导航、GPS电子狗、同步授时、高空气球监控、工程机械、工业自动化等多个应用领域。